这是一个光荣的集体,9年来获得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单位标兵等140余项省市级荣誉。
这是一个能战斗的集体,最近5年,年均结案1万余件,审判人员人均结案260件,位居全省首位。
这是一个高效的集体,5年来案件综合结案率100%,案件执结率超过95%,平均审限27.4天,案件质量和效率始终位于大庆市前列。
这是一个公正廉洁的集体,连续8年无违法违纪问题,无当事人越级上访。
这个集体就是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法院。他们牢固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实践司法公正,创新务实,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法院。
水滴石穿,积沙成塔。在2010年让胡路区人大代表对全区党政机关满意度测评中,让胡路区法院获得冠军,这算不上荣誉,但对于常年解决群众现实问题的法院来说,来之不易。省委书记吉炳轩先后两次批转让胡路区人民法院工作经验,省法院多次对该院工作予以表彰。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与黑龙江省委在大庆联合召开表彰会,授予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法院“全国模范法院”荣誉称号。
依法治院 从严治警
9年前,在大庆市执法大检查中,通报批评10个法院中的9起案件,让区法院就占了6起。
当时,让胡路区法院队伍风气差,庭室各自为政,私设小金库,个别干警长期旷工,营私舞弊时有发生。2002年10月,董玉武临危受命出任让胡路区法院院长。
报到后第一天,董玉武召开党组会,议定全院三天内清理完小金库,资金全部上缴国库。并在大会上公开承诺,“廉政向党组看齐,党组向我看齐,请全院干警监督!”
面对大量没有送达、审理、执结的案件,董玉武决定在全院同时开展为期60天的送达、审理、执行、装订、归档等五个会战。他身先士卒,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就到院里,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仅仅两个月,5个会战全部告捷。大庆市中院考评结果显示,让胡路法院从每年的中下游一跃成为全市第一名。自此,让胡路区法院连续8年获考评第一名。
董玉武牵头建立了三大管理体系、八项通报机制,研发了干警业绩考评系统,各项工作做到了有检查、有通报、有奖惩,法院走上了科学发展道路。
在让胡路区法院,高风险的岗位不能让高风险的人执掌审判权。2007年,一名申请执行人向值周院长反映,因执行干警不作为导致案件错过最佳执行时机,可能无法执行。董玉武当即把主管院长、执行局长、承办人和当事人叫到办公室听证。查明事实后,对该名干警做出调离执行岗位的决定。9年来,2人被清出法院,7人因不胜任本职工作被调离审判执行岗位。
“要改变法院风气,就不能讲无原则的‘和气’,要敢于要求队伍,敢于触及个人利益,敢于直面矛盾。”董玉武说。
典型引领是优化法院风气的有效载体,让胡路区法院坚持重要工作有评比,重大任务有嘉奖,定期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每年都评选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继“全国劳动模范”、“新时期好法官”顾双彦之后,让区法院又培养了以“全国优秀法庭”乘风法庭,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巾帼建功文明岗”民一庭,“全国清积工作先进个人”邢海东为代表的一大批不同层面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先后走出了14名基层法院副院长、院长、检察长和中级法院庭长。开展考评排序18次,3人被调离审判岗位,4人被取消公务员奖,30名干警被通令嘉奖,15个庭室和26名干警立功受奖。
近年来,让胡路区法院先后有12名30岁左右的年轻法官被提拔,极大调动了全院干警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和谐向上、风清气正、勇争第一的良好氛围。
管理强院 改革创新
行之有效的制度是从严治院的首要环节,在让胡路区法院,小到考勤签到、请假销假,大到财务装备、案件评查都有制度约束。自2003年以来,让胡路区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业务、司法政务、司法队伍管理三个方面制定出台96项规章制度,涵盖了法院工作各个方面,实现了“无缝隙”管理。
法院管理贵在坚持,重在长效。为使各项工作都有检查、有通报、有评比,他们推行了目标管理、案件质量、信访案件、调研宣传等8项经常性通报机制,形成了日考核、周公示、月奖惩的管理机制。
为提升科学管理水平,让区法院还研发以8项通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干警业绩考评系统,案件质量、纪律作风、教育培训各项工作业绩都实现了网络监控、自动统计、定期公示,把考评数据作为提职晋升、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激发了干警的工作热情。
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将全院工作人员划分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和司法服务人员6个序列50个岗位类别,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权限、责任范围、工作流程、内外关系进行详细规定,有效推进了法官职业化建设。
2011年7月,该院管理制度集结成书——《让胡路区法院司法管理制度汇编》,311页的制度汇编,印证了该院办案讲法律、办公讲秩序、办事讲规矩的风气,也是该院规范司法行为的指南。
2006年5月,受大庆市中院指定,让胡路区法院办理一起其他法院三年未能执结的案件。院长亲自督办,执行局立即行动,案件3天执结。远在大连的当事人专程赶回,将一面锦旗送到法院。
很多“不可能”成为现实 ,源于让胡路区法院坚持向改革要公正、向科技要效率、以公开保廉洁的司法改革方向。他们建立了涵盖立案、分案、排期、送达、审理、执行、案件评查等14个节点的审判流程体系,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包括网上流转、资源共享、全程录像、同步监督、统计分析于一体的审判管理系统,提高了审判效率,促进了司法公正。
百姓的需要是司法改革的动力。让区法院建立了调解中心,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达成协议的民、商事案件,从立案到拿到裁判文书仅需30分钟。5年结案7000余件,无一申诉、无一上访,实现了“定分止争、案结事了”。
实施审判辅助方式改革,把送达、保全、调查取证、鉴定评估拍卖对外委托等辅助工作,由案件承办人办理改为“司法辅助中心”专职人员办理,优化了审判资源,杜绝了承办法官与当事人同吃同行同办案而导致的不公正问题。
律师袁畅说,以前一起文检鉴定要拖几个月,现在15天就拿到了结果,而且不用当事人花一分钱差旅费,使送达不出去、保全不及时、调查取证慢、鉴定时间长等长期困扰法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为使刑事审判在阳光下运行,让区法院推行了廉政告知制度,由专职人员依法向刑事案件被告人或其家属释明可能的量刑幅度。
为有效破解人为“执行难”,法院每月25日召开“申请执行人联系会”,法官面对面接受当事人质询。同时,组成查询组,实时查询被执行人的各项财产,确保执行到位。
深入的司法改革举措有效推进了公正、高效、廉洁司法,9年来,让区法院每年结案万余件,调解率一直在80%以上,上诉率低于5%,重审改判率低于0.5%,执行案件结案率97.36%,执行到位率85.99%,新访发生率低于千分之一,历史遗留的9起最长达30年的信访积案全部化解。
政治建院 服务大局
让胡路区法院始终把审判工作放到大局中去定位、思考、谋划。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三城联创”、城中村改造等事关大局的工作中,他们先后受理案件8000余件,为推进大庆市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增强服务油田的主动性、超前性、有效性,让区法院制定了《服务“创建百年油田”21项举措》,依法惩处盗油及破坏油田物资案件3000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10亿元。
2008年,大庆油田公司为规范用工秩序,先后按合同约定解聘临时用工万余人,数百人要求到法院立案。为避免矛盾激化,院党组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迅速成立专案组,分析形势,研究案情,第一时间向大庆油田提出了《关于妥善处理劳动纠纷的司法建议》,使极易形成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得到妥善化解。
大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姜万春说:“油田永续辉煌离不开司法机关的大力支持。多年来,让胡路区法院主动服务、积极服务、超前服务,为油田可持续发展助力加油,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