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送达是保障诉讼程序公正、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近日,七台河中院与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推出《关于协同助力商事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有效降低经营主体维权成本,增强其发展信心,为七台河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力量。
《意见》通过明确送达地址承诺确认机制,既延续了我市市场主体住所登记自主申报的便利传统,又创新了司法服务模式,与全国助企纾困、保障经营主体权益的大方向同频共振,七台河两级法院在工作中深入推广该项工作机制,让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走进百姓日常。
实践案例
“法官同志,我要去外地进货,这两个月店铺里没有人,法院文书寄过来收不到怎么办?”新兴区五金零售商户郭某某在诉讼服务中心立案时,满脸焦急地向窗口工作人员询问,他担心营业执照登记的店铺地址无法接收法律文书,会耽误供货合同纠纷的维权进程。
工作人员的耐心解答瞬间打消了他的顾虑,“咱们七台河有创新的工作机制,您可以另行填报能确保接收的地址。”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郭某某不仅填写了父母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还勾选了电子送达选项,实现“纸质邮寄+线上推送”双重保障。
政策核心亮点,读懂维权便利
亮点1. 送达地址自主选,打破登记限制本市登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虽营业执照住所默认作为送达地址,但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申报其他有效接收地址,如家庭住址、亲友居所等,真正实现“经营在哪、收件在哪”。
亮点2. 双重送达保畅通,时效精准可控经营主体勾选同意电子送达后,法院可通过电子送达同步发送重要文书,与纸质邮寄形成双重保障。电子送达信息到达系统即生效,全程留痕可查,彻底解决 “人在外地收不到”的难题。
亮点3. 地址变更灵活办,权利持续保障若申报地址发生变动,经营主体可随时联系法院办理变更,避免因地址问题影响诉讼权利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