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的英烈,他们用鲜血染红旗帜,用生命照亮来路。他们的精神如璀璨的星辰,他们的名字如不熄的火炬。让我们在缅怀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英烈志,共铸中华魂。
王笃坤,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级调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诗歌》《星星》《海燕》等刊物发表诗文百余篇,出版诗集《遥望时光深处》《唯有时光》。
弹壳里的春(组诗)文丨王笃坤
锈迹爬满弹壳的纹路时
它正被一个老人埋进菜园
二十年前从战场捡回的铁
此刻终于要和泥土和解
去年春天有株野豆苗
从弹壳的裂缝里钻出来
豆荚饱满时,风一吹
荚壳炸裂的脆响
像极了当年他没敢听完的冲锋号
老人摸着弹壳边缘的凹痕
那是某双年轻手掌的形状
如今掌心的老茧正慢慢覆盖锈迹
而豆苗的根,早已缠着弹片
在黑暗里,长出了年轮
暗号是槐花
她总在槐花飘落时站在村口
蓝布衫的口袋里藏着纸条
暗号写在烟盒背面:槐花谢了吗?
接头人说,“谢了就该种麦了”
那年她才十三,把纸条塞进竹筒
埋在老槐树的树洞里
日军搜村时,刺刀挑落她的头巾
槐花落了满身,像没来得及擦的泪
后来老槐树被炮弹炸断半边
树洞却在第二年春天抽出新芽
现在她给孙辈讲暗号时
槐花正落在轮椅的扶手上
孙辈捡起一瓣问:“这就是胜利的颜色吗?”
她没说话,只是把花瓣夹进了相册
分饼
战壕里的月光很薄
够照亮半块干硬的玉米饼
他和战友各咬一口
饼渣掉在泥泞里,混着雨水
像他们没说出口的家乡
“我家地里种着高粱”
战友的声音带着麦香
“等胜利了,你去我家吃新面馒头”
他笑着点头,饼渣卡在牙缝
像卡住了没说完的后半句
后来战友倒在冲锋的路上
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饼
多年后他回到那片土地
把新收的玉米撒向战壕旧址
风过处,千株玉米摇晃
每颗玉米粒都在喊:
“馒头熟了,回家吃饭”
星图
黑夜里行军,他总盯着北极星
班长说那是指路的灯
子弹擦过耳边时,星光突然晃了晃
像有人在天上轻轻拨了拨灯芯
他把星星的位置画在烟盒上
每个星点旁都标着地名:
“这里要过一条河”“这里有座山”
后来烟盒被血浸透
星图却在记忆里越来越亮
如今他给孙子指认星空
手指划过北斗七星的勺柄:
“你看,当年我们就跟着这把‘勺子’
走把鬼子赶到了天边外
现在它还在呢,
正一勺一勺,舀亮咱们的日子”
补丁
母亲缝的棉袄有七个补丁
每个补丁都藏着一句话:
“冷了就裹紧点”“别舍不得穿”
最后一个补丁是块蓝布
绣着歪歪扭扭的“安”字
他穿着棉袄走过三个冬天
棉袄磨破了,补丁摞着补丁
在战壕里蜷着睡时
补丁贴着心口,像母亲的手掌
后来棉袄留在了战场
据说被风沙埋了许多年
今年清明有人在遗址捡到碎片
蓝布上的“安”字已褪色
但凑近了看,针脚里还藏着
半句没说完的话:“等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