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海伦市法院:司法助力润“民”心 守护秋收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5-09-17 09:36:51



    金秋送爽,硕果累累,又是一年秋收季。为确保辖区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保障农民辛勤的劳动成果顺利收回家中,近日,海伦市法院共合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下沉司法力量,深入乡村田间,正式启动“司法护秋收”专项行动,进一步预防和减少法律纠纷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以法治力量为全镇秋收工作保驾护航。 

    排查纠纷促和谐。一大早,共合法庭庭长带领干警来到共合镇共祥村村委会。刚走进村委会办公室,便看到墙上挂着秋收进度表,向村委会主任详细了解当前秋收工作进展情况后得知目前共祥村的秋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在农机调度、土地流转租金结算等方面已出现零星问题苗头。 

    针对这些潜在矛盾,双方重点探讨了“村委会 + 法庭” 协同处理秋收纠纷的工作机制。最终达成共识:建立“秋收纠纷信息互通”制度,村委会安排专人作为司法联络员,每周向法庭反馈农事纠纷动态,对可能引发冲突的问题提前预警;推出“纠纷就地调解”服务,对于农机租赁违约、邻里田间界限争议等小额、简单纠纷,由村委会先组织调解,调解无果或涉及复杂法律问题时,及时联系法庭到场协助,避免矛盾升级;在村委会设立 “秋收法治服务站”,放置农业法律宣传手册,法庭每周安排 1 名干警驻点,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法律困惑。 

    法治宣传进农田。共合法庭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共祥村的菇娘田里,干警们拿着宣传资料,走到正在忙碌的村民中间,向村民群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涉农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同时向农民群众宣传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为秋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同时,干警们结合秋收期间常见的纠纷类型,重点讲解了农机租赁相关法律问题与农作物侵权相关法律问题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现场,村民王大叔提出疑问:“去年我租的收割机坏了,耽误了3天收割,出租方只退了租金,没赔损失,这合理吗?”庭长耐心解答:“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出租方提供的农机不符合约定用途导致你产生损失,你有权要求出租方赔偿误工费、农作物减产损失等,你可以收集租赁合同、收割记录、减产证明等证据,向法庭提起诉讼维权。”通俗易懂的讲解、贴合实际的案例,让村民们对农业法律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王大叔表示:“以前碰到这些事,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现在听你们一讲,心里就有底了!”

    司法护航显担当。秋收时节,也是各类涉农纠纷的高发期。为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他们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及时化解秋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还开通了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对秋收期间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快速审理,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庭长张伟宁说:“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很多时候忙于田间劳作,没有太多机会专门去了解法律知识。我们把普法宣传带到他们身边,能更直接地服务群众,让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也能增强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基层法治建设。”   

    此次“司法护秋收”专项行动不仅是共合法庭“抓前端、治未病”,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推动工作重心下沉、法官力量下沉、司法服务下沉的生动举措,更是延伸司法服务、服务乡村振兴、展现司法担当的生动写照。下一步,共合法庭将继续探索党建与业务、审判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当好群众普法知识的宣传者、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民生权益的守护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