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诺敏河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深入辖区兴隆林业局有限公司,对已审结的涉林刑事案件开展生态修复“回头看”活动。因非法采伐遭受破坏的林地,已被新植的树苗覆盖,长势良好。
活动中,法院组织干警实地查验植被恢复状况,详细记录土壤墒情、苗木生长等关键数据。重点了解生态修复责任落实、后续抚育管护计划等情况,并就进一步提升苗木成活率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法院不仅依法裁判,还持续跟踪问效,这让我们对林区生态恢复更有信心。”一位林区工作人员表示。
将生态修复情况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延伸和检验,是诺敏河人民法院深化环境资源审判的重要举措。“司法裁判不是终点,生态得到切实修复才是目的。”该院强调,环资审判不仅要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更要让受损的生态得到有效恢复。
据了解,诺敏河人民法院立足林区司法保护实际,探索构建了“三位一体”生态司法保护模式:巡回审判到林间,就地化解纠纷;建立生态修复基地,确保生态修复义务得到实际履行;打造“以案释法”生态课堂,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