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省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持续深化“四化四解四到位”,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线法官的默默奉献与无私付出。“法官手记”专栏,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法官讲述办案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去感受他的所思所想。
今日请看第二十期《是法官,也是爱心妈妈》。
延寿县法院|綦恩惠
审理离婚纠纷时,不仅要处理好夫妻间的矛盾和财产分配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如何妥善解决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保障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因此,除了法槌起落间的一纸判决,法官更大的责任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小姜法官,你不用说了,这日子我是一天也过不下去了,这婚我离定了!
电话那边传来小姜声嘶力竭的声音。
这是一起离婚纠纷,小姜(化名)与小孙(化名)于2021年初经介绍相识,同年9月登记结婚,婚后不久就有了女儿果果(化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琐事逐渐成为两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频繁的争吵与缺乏有效的沟通让他们的婚姻关系逐渐濒临破裂。
和其他争夺抚养权的离婚案件不太一样,作为母亲的小姜请求法院将年幼的果果判给父亲小孙抚养,然而小孙却说:“婚我可以离,但是孩子我管不了!”
小姜哽咽地说道:“我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话音未落,果果突然嚎啕大哭,那哭声像把钝刀,生生划开调解室凝滞的空气。
我把果果带出调解室,拿来了毛绒玩具,给她剥了颗水果糖。孩子很快被毛绒玩具吸引。“果果,平时都跟爸爸妈妈玩什么游戏呀?”她突然举起玩具:“过家家,妈妈,爸爸,果果。”果果稚嫩的声音和她将手里三个小玩偶紧紧挨在一起的画面,让我心头一颤。
在法院工作近10年,见过太多婚姻破碎时被当作筹码的孩子。但眼前这个被父母“推让”的小女孩,让我想起那句“要像保护最娇嫩的花蕾那样保护未成年子女”。
整理完情绪,我换了策略,找到果果父母:“咱们先不谈离婚,说说果果最近一次过生日吧?”小孙愣了愣:“我给她买了一个会唱歌的娃娃……果果很喜欢。”小姜逐渐红了眼眶:“果果非要把蛋糕上的草莓留给我们……”
随着“背对背调解”的深入,真相逐渐浮现:小孙马上要外出打工,担心打工期间来回奔波没办法照顾好孩子,认为果果跟着妈妈会更有利于她的健康成长;小姜则认为果果跟爸爸一起生活,在经济上会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保障。
我耐心地跟小孙和小姜解释:“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不因离婚消除,但咱们都知道真正能让孩子感受到幸福、温暖、快乐的是你们父母啊!”小姜突然崩溃痛哭。我轻声说:“还记得你刚才问我‘我这个妈妈是不是很失败?’”我递过面巾纸,“刚才果果一直抱着这个红色玩偶,她说代表妈妈,一直都没有放手。”
经过三轮调解,通过情绪安抚、教育引导和释法明理,两人逐渐认识到了身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果果由母亲小姜抚养,小孙每月支付抚养费,小孙也承诺会关心爱护孩子,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小孙蹲下来不舍地对女儿说:“爸爸以后每月都回来看你。”
从事民事审判后,见证了很多家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让我念念不忘的始终是孩子的眼泪。一段婚姻结束,影响的不只是夫妻双方,更可能对孩子幼小心灵造成创伤,即使当爱已成过往,也莫将抚养问题变成双方博弈的“战场”,置气的“工具”。
作为一名法治副校长,每当从审判台走上讲台时,面对一群充满活力、天真可爱的少年,我深感自身的责任重大,从普法视频到模拟法庭、从社会热点到经典案例、从校园欺凌到安全教育,我用着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中。我不只是他们口中的“法官妈妈”,更愿做他们成长路上的法治引路人,守护他们向阳而生、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