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五常市法院:理性打赏 莫让“爱”成纠纷

发布时间:2025-05-14 10:37:08



    近日,五常市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因网络直播打赏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法官耐心细致地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最终实现案结事了。 

    基本案情

    2023年,张某在某直播平台观看主播李某表演时,通过平台打赏及私下转账等方式,累计向李某支付款项4万余元。2024年,张某以“偿还借款”为由将李某诉至五常法院,主张其私下转账部分构成民间借贷关系,要求李某全额返还私下转账金额。

    法官调解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细致核对证据,指出张某通过平台充值打赏属网络服务合同行为,通常不可撤销。而私下转账因缺乏赠与及借贷关系相关的直接证据,需进一步结合聊天记录、转账备注等综合判断转账性质。经沟通,张某表示部分转账无赠与意图。同时,李某虽辩称转账款项为张某自愿赠与,但愿意协商返还部分款项。经承办法官耐心组织调解,最终,张某与李某自愿达成和解,李某当庭返还1.75万元,张某撤回了起诉。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法官寄语

    网络直播行业蓬勃发展,粉丝打赏行为常见,但打赏行为过程中的法律关系复杂,易引发纠纷。在观看直播打赏的过程中要理性克制,私下转账时明确款项用途并通过备注转账目的、签订协议等方式留存证据,避免纠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