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沿江人民法院:漏水闹心 调解暖心 法官巧化“水”官司

发布时间:2025-05-09 09:02:19



    “赵师傅,咱们这事儿就算翻篇了!”沿江人民法院的调解室内,徐某握着赵某的手说道。随着徐某和赵某的握手言和,一场因热水器安装事故引发的财产损失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尘埃落定。     2025年初春,徐某购置了一台热水器,售后安装工赵某上门作业时,因操作不当拧断了徐某家的自来水总阀。顷刻间水流喷涌而出,浸坏了房屋的木地板、燃气设备,以及堆放在厨房的米面。事后徐某得知,赵某未接受专业培训,属于无证上岗。二人因赔偿问题僵持不下,最终诉至法院。   

    “我一个打零工的,哪赔得起上万块......”面对徐某列出的1万元赔偿清单,赵某情绪激动:“你家水阀老化,轻轻一碰就裂了,凭啥让我赔偿?”听到此话,徐某也拍案而起:“我家是新房,怎么可能水管老化?你给我家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连个道歉都没有,态度这么强横,这件事我跟你没完!”   

    法官见二人争论不休,连忙安抚双方情绪,并耐心为二人分析利弊:“如果坚持走诉讼程序,败诉方要承担鉴定费。光是鉴定水管断裂原因就要8000多元,加上其他鉴定,总费用可能超过1.2万元。”赵某听了不由一惊,法官趁势引导:“老赵,你若继续回避责任,最后不仅要赔钱,还得花鉴定费。老徐,鉴定耗时,不是快速实质解纷的最佳方案。”听了法官的话,二人不再争吵。法官继续说道:“你们一个怕赔不起,一个气对方不认错,这么较着劲不如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一起协商把问题解决了。”

    在法官的组织下,经过几轮调解,徐某逐渐理解了赵某的难处,赵某也认识到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赵某同意赔付徐某相应损失5000元。徐某也做出让步,诚恳地对赵某说道:“你也不容易,如果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可以分两次给我。”赵某听后既感动又懊悔:“这钱我一次性凑齐给你!”

    基层纠纷常始于琐事,却困于情绪。法院调解既要明晰责任,也要善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成功的调解不是单纯居中“讨价还价”,而是引导当事人在权衡利弊后主动换位思考,共同在公平公正的法律框架内寻找一个事心双解、双赢共赢的最优解决方案。这或许就是“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注解:让法律成为公平而温暖的秤杆,称得出是非,也量得了人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