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人民法院报》报道五大连池市法院:一桩陈年旧案背后的坚守

发布时间:2025-04-23 10:41:35



    “法官,这笔钱我等了十几年,以为这辈子都拿不到了……”近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十余年前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当耄耋之年的郎某接过迟到的赔偿款时,泪水夺眶而出:“这笔钱,是给聋哑孩子的一个交代……”漫漫执行路、正义终抵达,这场跨越时光的“执行长跑”,不仅是一份正义的兑现,更见证了司法为民的初心与坚守。

    2013年,嵇某酒后驾驶货车超速行驶,与郎某女儿驾驶的轿车相撞,致其当场死亡。经法院审理,嵇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并赔偿郎某夫妇及外孙子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共计30余万元。此时,郎某夫妇已经年近七旬,还需要照顾不到8岁的外孙,且孩子患有先天性聋哑,这笔赔偿款成了郎某夫妇为孩子治病及生活的唯一期盼。然而,嵇某刑满释放后却“销声匿迹”,名下无房无车,案件陷入“执行僵局”。

    2025年,随着“雷霆行动”的开展,五大连池法院再次启动该案执行,经过走访,终于在某农场找到了嵇某。但嵇某不配合案件执行,表示自己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并且服刑完毕,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经排查了解,嵇某为农场职工,还有一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可以领取退休金。经测算,嵇某的退休金每年约3万元,加之嵇某自身患有脑梗等多种疾病,每年看病吃药也需要花费不少钱,即便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嵇某仍需十多年才能还清全部赔偿款。

    “有生之年我还能拿到这笔赔偿款吗?”郎某发出这样的感慨,案件执行再次陷入僵局。

    经过多次走访调查,执行法官通过对嵇某及其儿子释明拒执罪法律后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说明了这笔赔偿款是为聋哑孩子看病及生活后,终于打动了嵇某及其儿子,促成双方达成还款协议。最终,嵇某同意一次性支付剩余赔偿款15万元,这场跨越十余年的“执行马拉松”画上圆满句号。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