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中的“黑龙江元素”

发布时间:2025-03-10 10:39:21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中两次点名黑龙江。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的“黑龙江元素”。
    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保障涉诉困难群众生活

    为更好保障涉诉困难群众的生存权益,黑龙江高院赔偿委牵头,同黑龙江省民政厅、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等社会救助职能部门召开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座谈会,并出台了《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建立,有效整合救助资源,通过信息推送、线索移交等方式,打通救助壁垒,形成救助合力。该项工作获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创新成果奖。

黑龙江高院与省民政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召开座谈会现场
    2024年,全省法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40件,救助金额999.7万元,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切实保障涉诉困难群众的生活。未成年人姜某某在广场玩耍被炸伤面部毁容,家庭因案致贫,后续还需自费进行面部整形矫正。在黑龙江高院和林区中院的指导下,绥阳人民法院在积极对姜某某救助的同时,向姜某某家属释明可申请社会救助,并协助姜某某家庭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

救助申请人向哈尔滨中院送锦旗

    哈尔滨中院积极对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家属予以司法救助,并主动与社会救助相衔接,向社会救助职能部门推送,帮助救助申请人摆脱生活困境,救助申请人向法院送来“司法救助暖人心 法官情意重如山”锦旗。黑龙江法院正积极推进司法救助纳入“高效办成‘社会救助一件事’”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实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有机衔接,整合救助资源,更好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与行政机关开展常态化联动会商助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黑龙江法院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推动健全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助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行政争议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审判工作呈现“三降两升”的良好态势。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贯彻行政复议法,助力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行政复议受理数首次超过行政诉讼受案数,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同比下降30.1%。加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开展“行政审判质效提升年”,行政诉讼调解率17.8%、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上诉率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黑龙江高院与省司法厅行政审判与行政复议会商会议现场
    推动建立地市级府院联动机制。哈尔滨、大庆、鸡西、双鸭山、黑河、绥化、大兴安岭等7个市(地)中院已与市级政府(行署)建立府院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宽领域联动、常态化运行的府院联动工作大格局。2024年,鸡西、大庆市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府院联动工作会议。大庆市中院推动市政府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出台关于行政机关自我纠正的专门文件。

    主动推进构建“1+1+N”联动会商机制。推动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三级联动会商机制,共同推进重点行政管理领域治理,促推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各地召开会商会议94次,通报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司法情况。建立72家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全省公安、城建、劳动和社会保障、资源以及市场监管等5个领域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黑龙江高院联合省司法厅在黑龙江省法官学院举办全省行政审判行政复议工作同堂培训班
    帮助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省法院连续16年制作行政审判“白皮书”,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全省法院向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143份,反馈率90.91%,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为行政机关举办的培训班授课89次,培训3153人次,组织旁听庭审111次,协助开展败诉案件分析讲评106件。牡丹江中院、牡丹江铁路法院参与市委政法委组织的行政诉讼败诉案例讲评会议,绥化法院协助22人政府法治工作人员到法院跟岗锻炼,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