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积极探索服务自贸区发展的司法举措,搭建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平台,从2019年至2021年,共办结各类民事执行案件788件,年均结案率高达95.8%。近日,牡丹江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记者对绥芬河市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国门司法护航自贸片区”特色品牌进行了深入报道。
为提升自由贸易区商事诉讼便利化,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19年,经省法院批准,设立了绥芬河市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负责审理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内标的额200万元以下的涉外民商事案件及其他民事案件,年办案数约200件。近期,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成功调解一起进出口合同纠纷案。
“被告委托原告向国外发服装、化妆品等货物,经结算,共欠运费及代理费62万元。虽然被告出具了欠据,但因部分证据需要到国外调取,取证困难,所以在起诉时,证据方面有些欠缺。”
案件起诉到绥芬河市法院后,办案法官做了大量的工作,耐心细致地劝说当事人,为双方做调解。
“本案双方当事人虽系中国公民,但因案件部分事实发生在境外,因此案件的取证和对证据的认证是该案审理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在审理此案时,我们结合当事人约定及行业交易惯例,对当事人提供的域外取得的证据综合审查认定,并在认定案件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过多次调解后,双方握手言和,被告也按约定的期限给付了欠款。”
此类案件所取得的证据中,有许多是俄文内容,需要经过具有翻译资质的机构翻译成中文,许多当事人难以拿出符合要求的证据要件,因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大量做调解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近年来,法庭审理的涉外民商事案件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的案件达到了70%以上,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的成立给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绥芬河市法院坚持“一院一品、各具特色”的导向,结合边境口岸的地缘特色,确立了“国门司法护航自贸片区”的特色品牌。
“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发挥三区联动作用,构建龙江自由贸易区司法协作共同体,同哈尔滨市松北区法院、黑河市爱辉区法院协调联动,以跨域立案、跨域调解、跨域委托送达、跨域委托取证、跨域庭审、共享审判专家名册等方面为合作内容,推动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片区联动协作。建立与外事部门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加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法院司法交流合作,依托外事部门对外平台积极扩大沟通范围,打造具有边疆特色的亮点品牌,助推中俄司法合作向纵深发展。下一步,绥芬河市法院将坚持创新引领与智慧驱动,树立现代化的审判理念,打造面向国际的审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