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到底能有什么用?最近网上流行一段的小视频,就能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刘关张初结识,关羽说的慷慨大义、肺腑之言,全是张飞想对刘备说的心里话,可张飞没读过书,只能激动地跟在后面附和说“俺也是”。
张飞粗鄙可笑,但是在一些特定场合下,多少人还不是一样,总是因词穷或没文化而无法产生共鸣,最终不免扫兴?
比如《欢乐颂》中,曲筱绡和安迪、赵医生、魏渭四个人饭后打牌。曲筱绡和赵医生输的非常惨,魏渭指出安迪连连获胜的原因是使诈,太坏了。而安迪笑着说魏渭:“亲爱的麦克白夫人,你的双手也不干净!”安迪是想用《麦克白》的典故,委婉嘲笑魏渭其实也在耍手段获胜。用莎士比亚经典悲剧的典故巧妙双关,让打牌的小插曲也变得很高雅。但曲筱绡没文化,简单粗暴的从“夫人”二字来推断,安迪是在用诽谤魏渭是男同性恋的方式反击。于是笑着说魏渭是“小受”(男同性恋中女性化的一方)。顿时气氛变坏,大家不欢而散。
有些人说读书无用,“你看某某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回家养猪,回家种地,回家收废品……某某是富二代,不学无术照样继承家产……”职业本无贵贱,但对于读过很多书人来说,养猪也好,种地也罢,那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选做题,做得好了,他的人生会因此加分;做的不顺,他还会根据读书所掌握的知识、学习所结下的人脉,修正方法,找到出路;做不下去,还可以有很多选择,最后东山再起。比如,褚时健。
而胸无点墨的人呢?也许养猪、种地、收废品,或者继承家业就是他人生的必答题。做成大事业的也有,不过聪明人选择的是成功后去进修深造,多读书提升自己。因为他们知道,通过深造才能保证在改革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而读书改变的思维和意识,能让自己的事业发展的更好。
知识不管它是刻在龟甲、竹简上,还是书写在莎草、宣纸上,不管他是写在羊皮卷里,还是镌刻在铜器之中,都是人类智慧的精华,种类各异的书籍就是它美好的载体,而阅读的过程就是将人类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一个过程,圣洁而伟大。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能改变人,因为它富含知识,知识能改变命运。书能区别人,因为各取所需,然后术业有专攻。书能净化人,因为前车之鉴,让我们看尽人间妍媸,从而见贤思齐,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