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作为一名忠于职责的“编外法官”

  发布时间:2019-11-18 17:04:40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司法改革措施,这一举措对于增强审判透明度,保证司法公正,实现“阳光司法”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一名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我即感责任重大,又觉使命光荣。回顾我这几年来的人民陪审员生涯,感慨万千,收获颇多,让我在政治思想、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甘于奉献、公正民主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动力源于热爱。在没有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之前我很少有机会参加法院庭审,但因是法律专业毕业,所以一直喜欢法律相关工作,当知道有机会可以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的时候,我真的是激动不已。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了解怎样当好一名人民陪审员。我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对于陪审员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曾经在电影里看到,法庭上精彩的辩论、原被告之间的剑拔弩张、审判中的风云突变,总以为律师的特点是思路敏捷、能言善辩,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对于法庭审判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敬畏。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陪审员如果学习不够,业务不熟,要发挥好陪审的作用就会落空,陪而不审,形同虚设,就会愧对于人民。

    由陌生到熟悉。习惯了陪审员的工作后,反觉得陌生了。原来憧憬的、威风凛凛的准法官工作,竟然成了解决邻里家常的“裁判员”“老娘舅”。律师不可能个个“十佳”,所以不能以理想化的观点看待一切,包括庭审乃至法律。为此,我调整自己的状态,熟悉所处的环境,适应所处的环境。开庭前,必须熟悉案件的全过程,找准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庭审中,要克服畏难情绪,克服怕得罪人的思想,充分利用自己来自群众的优势,切实帮助双方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庭审结束后,主动配合审判长进行合议,做到维护公平、公正,维护法律权威。

    人民陪审员作为 “编外法官”更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通过自我的不断提升,才能更好的配合审判法官做好庭审工作。通过几年来的陪审,让我更多的是对法官职业的敬佩,敬佩法官、书记员、法警们繁重的审判任务和辛苦工作,高质量、高效率、高负荷的工作,尤其敬佩优秀法官的定力,再无序的语言都能归纳出头绪,主导庭审。让我真实的感受到参与庭审,不仅是对审判工作的熟悉过程,还是对环境、对社会的熟悉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问题仍会产生,人民陪审员更应依法协助人民法院做好各项工作,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积累总结新的经验,为促进公正司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陪审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