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法院抓好“五多五少”便民服务
扎实推进“打官司不求人”工作
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践行“打官司不求人”庄严承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一站式服务、延长服务时间、跨域立案、畅通诉求反应渠道等方式,形成一套回应群众呼声、符合黑河法院实际的“五多五少”便民服务工作机制。
一是宣传多用力,群众少困惑。市中级法院印发《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落实“打官司不求人”工作实施意见》,庄严承诺群众在黑河法院打官司不用求人。立案大厅电子屏时时滚动播放“立案不求人”,在办公区域醒目位置悬挂“打官司不求人”条幅,配合公众开放日活动,宣传讲解便民服务措施,印发了“打官司不求人明白卡”“民事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解决矛盾纠纷方式告知推介书”“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单”等9种宣传手册,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打官司不求人”的新思路、新举措。统一制定“‘打官司不求人’明白卡”“全省法院窗口服务‘六个必须’”“‘四零’服务公开承诺”“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财产保全告知书”等宣传标识内容下发基层法院,并制作成相应的宣传册、展板,全市法院统一安放、悬挂在办公区的醒目位置,实现黑河群众“立案不求人”“审判不求人”“执行不求人”,用踏实举措践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诺。
二是接待多引导,群众少担忧。推行一站式服务及首问负责制,对来诉来访人,首先规范接待干警的言行举止,要求对来院群众要使用“您好”“欢迎您来到黑河中院”“请坐”“请稍等”“再见”等文明用语。其次由立案大厅接待的干警主动询问来人要办理的事项,对咨询的问题就地进行解答,对正常办理申请再审、起诉、诉前保全等诉讼相关业务的就地办理。制作“财产保全告知书”,在诉讼服务大厅醒目位置悬挂,对因其他事项来访的,接待后给予初步解答,如来访人不满意或提出要求由相关业务部门进一步解答,及时与相关业务部门联系进行分流,做到群众来院有人接待、有人解答。工作人员在收、立案环节全部做到诉前保全释明率100%。上半年,全市法院共办理679诉前财产保全案件548件,保全金额为3.17亿元。让群众在黑河法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打官司,做到打官司不用求人。
三是窗口多延时,群众少往返。市中级法院立案庭为落实“立案不求人”举措,主动向办理立案登记的当事人询问意见建议,综合汇总后召开窗后服务改善专门会议,完善窗户服务制度,落实便民举措,制定《半小时延时服务制度》《诉讼服务中心岗位接待规则》,由之前的延时半小时服务变更为延时一次性办理服务,工作时间结束后如有当事人正在办理业务,工作人员要继续延时服务,不得以下班为由停止工作,让群众再跑一次,做到“一次办完”。2019立案工作人员延时服务70余次。其中收立了两起一审民事案件,涉案金额3000多万,因代理律师来院较晚,立案工作人员下班后继续审查材料,为代理律师办理立案手续,得到了律师的认可,也用实际举措让群众知道在黑河法院打官司不用求人。
四是立案多方式,群众少诉累。市中级法院为切实抓好“打官司不求人”工作落实,解决群众跨域立案、到场立案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对全市法院立案工作整合、解决技术壁垒,制定《跨域立案材料移交单》《跨域立案信息反馈单》。8月下旬,市中级法院正式开通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功能健全后将实现全国跨域立案不求人,2019年实现了黑河市辖区内法院跨域立案、网上立案。北安市人民法院、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在跨域立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跨域法院合作,签署《北安市人民法院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司法合作协议书》,推动两市法院资源共享,大大减轻人民群众的诉讼成本。在市中级法院立案庭的指导下,爱辉区人民法院和北安市人民法院联动,开创了我市法院首次跨域立案异地办理立案手续的先河,实现了跨区域立案零突破,实现了群众在黑河法院跨域立案不用求人。
五是监督多渠道,群众少质疑。市中级法院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收集民意,倾听民情,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开通12368司法热线,12368司法服务热线集接转案件信息查询、信访信息查询、接受投诉举报、意见建议、联系法官和提供诉讼咨询等几项职能于一身,是人民法院实行司法公开、便民服务的又一具体举措。市中级法院购置专用设备,配备了专兼职干警负责12368司法热线的接转工作,实现接听率100%,办结率100%,开通8294027服务质量效率投诉和纪律作风举报电话,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投诉举报箱、发放廉政监督卡,2019年以来共接热线30余次,处理率100%。黑河法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并做好相关问题的整理和反馈工作,为“打官司不求人”做好监督保障,实实在在践行“打官司不求人”庄严承诺。(以上信息根据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提供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