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对全省法官工作情况进行排名通报
8月15日,省法院对2019年上半年全省5193名法官主要工作情况进行排名通报。这是省法院深度融合司法大数据功能,全面推进从严治院、全面提升办案质效、全面深化作风整顿的又一有力举措。
省法院根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法官监督平台、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考勤数据管理系统提取的有关数据,汇总全省5193名法官折算后结案数、上诉率、发改率、实际执结率、实际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案访比、考勤异常占比、违法违纪情况等16项指标数据,采取以法官折算后结案数为排序主线,以处于单项指标后1/4位次法官进行警示及降档的方式,对2019上半年全省法官主要工作情况分为“省法院法官”“中级法院法官”“基层法院法官”三个层面及四个档次进行排序。
通报对办案效率较低、办案质量不高、纪律作风不严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确保司法办案正确政治方向。教育广大干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真功夫,真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司法办案服从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奋斗目标,坚决杜绝“只顾埋头办案、不管方向、不看效果”等不讲政治、不讲纪律、不讲规矩行为,确保司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二是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办案流程,让审判人员集中精力执法办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强化司法引领和推动作用,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格局,加快构建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等多途径、多层次纠纷解决体系,进一步健全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切实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减轻一线法官办案压力。要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推进分流、调解、速裁、快审等环节有效衔接,形成分流化解一批、快调速审一批、精审细判一批的良好工作格局。要优化服务保障功能建设,探索实行司法辅助性事务集约化管理,推进送达、查控、保全、归档等工作集约高效管理,尽可能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使法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案件审理关键环节。要全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信息,打造深度应用基础;要从一线干警的用户体验角度积极回应智能化办案需求,强化人工智能辅助办案软硬件的实质性作用,促使一线干警从被动用、不愿用到主动用、离不开。三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大力加强司法权运行监管。要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机制,按照“一体化推进、标准化治理、信息化保障”工作思路,用好全省法院统一考勤平台、法官监督平台,加强全省法院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推动审判监督管理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科技+制度”机制建设,用科技、制度管住关键人员、关键事项、关键环节,实现全员、全案、全程监管,倒逼法官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作风,提升办案质效。要全面履行审判监督管理权力,切实发挥院庭长和专门审判管理机构的审判监督管理职责,通过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权力清单、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与职务职能相适应的审判监管职责,切实解决改革过程中不愿监管、不敢监管、不善监管等突出问题。要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机制,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作用,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通过加强发改案件专项评查等多种手段,督促、引导、辅助办案法官全面把握裁判规则和裁判标准,促进法律统一准确适用。要完善院庭长办案机制,实现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实质化示范化。通过推动院庭长主要办理疑难复杂、影响重大、新类型案件,强化院庭长办案庭审直播,组织年轻法官、助理现场观摩,邀请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等方式,对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外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同时,对法官无正当理由不办案或者办案达不到要求的,不予评定审判绩效档次,并按规定退出员额。
省法院要求全省法院各级法院党组要以本次通报为抓手,把工作情况层层通报到各庭室,通报到每名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把压力层层传导,把责任层层落实,把先进典型树牢,把差距问题找准,坚持运用改革创新思维和方法破解工作难题,坚持在改革创新中激发内生动力和队伍活力,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法官队伍,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精品,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