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六月的清晨,太阳早早升起来了,王冬严早上5点按时起床,蒸上了米饭,并炒了两个菜,一个柿子炒鸡蛋,一个芹菜炒肉,并将送来的鲜奶热了,一切准备完毕,把正在熟睡的儿子叫醒。
王冬严的儿子乐乐,今年17岁,上高一了,当初为儿子取小名时,就是希望他健康快乐成长。现在正是乐乐长身体的时候,学习很累,王冬严每天都给他补充营养。
妈妈,今天的早餐这么丰盛呀,儿子乐乐表扬了她。
你快吃吧,哪儿都有你的事儿,王冬严轻声呵斥着。
王冬严是1991年调入绥阳林区基层法院工作的,先是在办公室工作,身兼出纳员与打字员职务,还要管着档案,每天早来晚走,埋头苦干。2000年调入立案庭工作以来,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立案庭长职务,近20年来接待了4000多位当事人,诉前化解矛盾700多件,可以说,在法院工作的近三十年里,她见证了基层人民法院发展、改革、创新的历程。
想当年,王冬严与丈夫结婚后便分居两地,丈夫在山场上班,家安在绥阳镇河北的平房里,丈夫每个月回来一两次,直到几年前才调回绥阳物资局工作,并在绥阳林业局河南买了楼房居住。这么多年来,作为母亲,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外,她一个人又当妈又当爸,又劈柴又生火,风里来雨里去,将乐乐抚养长大,其中的艰辛很少有人能够体会。
王姐,我姐夫又上哪儿去了?我问了一下。
什么事儿也指望不上他,又出差了,得好几天才能回来,我和乐乐已经习惯了。
等乐乐吃饱喝足,王冬严给了他15元钱,让他中午到学校附近的小吃部买点儿饭吃。因为今天她通知了一个诉前调解案件的双方当事人来院,他们坐客车到绥阳就得10点多钟,争取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给他们好好调解一下。
7点30分,家务收拾完毕,王冬严从家里出发,步行于20分钟后来到绥阳林区基层法院一楼的立案大厅,将夏服穿戴整齐,对着镜中的自己微笑了一下,准备迎接紧张忙碌的工作。先是将昨天下班前检察院移送的3个案卷,审查完毕后按照案件分流规则填写分案表,并移交到刑事审判庭。
8时30分,昨天来咨询的绥阳林区物资公司的员工李某某再次来到了法院,这次他将公司营业执照拿来了,还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并将欠油款的证据也拿来了。王冬严审查了他提交的营业执照和证据,让他看一下对面墙上图板上的《举证须知》和《诉讼风险提示书》内容,然后填写好诉讼费预收通知单,并帮他将去农行交费的票据填好,告诉他农行的地址,让他先去交费。
说起为当事人填写银行交费单,这是王冬严热心肠的表现。自从要求诉讼费到农行缴纳后,有很多山场下来的当事人到农行交诉讼费时,还得再填写银行交费的票据,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填写,农行的同志指导起来有一定难度,加上还得等号办理业务,所以有的当事人上午去交费,中午才能办完,当天就不能坐车回家了。针对这一困难,王冬严征求了院长意见,与农行进行联系,将农行交费的票据拿到法院来,她代当事人填写,当事人再拿到农行交费,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她所在的岗位多年被授予共产党员先锋岗。
我正在想这事儿,等候在一旁的一位中年妇女来到窗口,说自己去年冬天在青山林场的刘某某开的木耳菌厂加工了3万袋木耳菌,然后放在温室里培育,今年5月份往外拉菌时发现有杂菌,摆到地里也不出耳,大家说肯定是蒸锅时没蒸透,才长杂菌的,她找到刘某某,刘某某认为跟他没有关系,一分钱也不赔,问能不能告刘某某?
你可以起诉,但木耳菌长杂菌的原因很复杂,具体跟加工蒸锅环节是否有关系,得有权威机构的鉴定,你打官司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关键靠证据,这你得考虑清楚,你要想打官司,现在就回去把受损的情况照相或录像记载一下,然后将木耳菌袋封存,便于打官司。王冬严给了他两份起诉状,告诉她如果想起诉,就回去按照要求填写,并拿着相关证据到法院来立案。
中年妇女拿着起诉状走了,说回家考虑一下。
10点20分,王冬严诉前调解过一次的双方当事人来到了法院,当事人郭某某和周某某都是三节砬子经营所的,去年双方互相帮忙做菌,郭某某家做了30000袋菌,周某某家做了25000袋菌,在春天往外拉菌时,因郭某某不帮忙拉菌,双方闹僵了,现在周某某认为自己家又出车又帮对方多做菌,并给对方使用了一些做菌用的材料和设备,想索要车的使用费用、做菌用材料的费用和人工费用。
你们都是老邻居、老乡亲的,有什么事儿不能解决,快喝点水解解渴,王冬严把双方带到调解室里,给他们递上了新接的矿泉水。
你说说,原来两家说好的互相帮助做菌,等到往外拉菌的时候没人了,我雇的人拉的菌,我想要回他家多做菌的费用3000元。
我最多能给500元,你要不同意我一分钱也没有。
见双方情绪激动,王冬严将当事人分离开,分别做调解工作,让他们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都是邻里乡亲的,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经过她的不懈努力,郭某某最后给了周某某1000元钱,双方握手言和,此时已是中午12点多了。
简单地吃点儿面包,冲碗豆粉儿充饥后,王冬严躺在沙发上小憩了一会儿。
13时20分,一对年轻夫妻走进立案大厅,向她询问没上班能否立案?
王冬严肯定地告诉他们,可以立案。
我在北京打工,他在八里坪经营所居住,我们因为感情不和早已分居,我这次回来就是想跟他离婚,他也同意了,今天到法院能离吗?年轻女孩走上前询问
如果你们都同意离婚,并且关于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今天就能离。他们说都达成一致意见了。见此,王冬严为他们办理了立案手续,并让他们到农行交诉讼费。
14时20分,他们交费回来了,王冬严将案件移交到民庭进行即时审理。
一会儿,绥阳林区物资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某某来到法院,将诉讼费缴费收据交给王冬严,王冬严将填写好的立案通知书、举证通知书、诉讼风险提示书等材料交给他,让他在送达回证上签字后,让其回去等待法院的开庭通知。
15时30分,一位中年妇女哭哭啼啼地来到法院,要求离婚,看她双眼红肿,嘴里说丈夫不干活儿,不关心她,因为跟婆婆吵架丈夫不帮她,不想过了,来到法院要求离婚。一看就是两口子呕气来离婚,王冬严劝慰她别伤心,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儿就离婚,要多为孩子着想,想想对方的好处,生活中哪有不磕磕碰碰的。见她还嘴硬说离婚,便给了她两份诉状,让她回家好好想想,要是实在想离的话拿着结婚证原件、身份证、户口复印件来立案。
看着中年妇女离开的背影,王冬严凭经验告诉我,这婚儿她肯定不能离。
我问王冬严,每天的工作这么繁忙她累不累。
她笑笑对我说,说不累是假的,但我累并快乐着,作为一名法官,一名共产党员,为民司法、为民服务是我的初心,是我的义务,是我一生的追求所在。
我被她的话语深深感动了,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16时15分,王冬严接到院里安排她到中小学进行普法讲课的通知,开始着手准备课件,她告诉我,这次她将讲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学生们好好普普法。
为了不打扰她写讲义,我结束了采访,此时距离下班还有不到一个小时时间,透过夕阳的余辉我看到了一束光照在她微笑的脸庞上,格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