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九三农垦法院36年来,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秉公执法,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有坚强战斗力的审判队伍,使审判工作和自身建设都取得了新进展,迈出了新步伐,跨上新台阶,并积累了一些新经验。
(一)、在工作指导思想上,坚持审判工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忠实履行国家法律,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司法为民的司法理念,认真贯彻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战略思想,自觉地强化全局观念,政策观念和有所作为的观念,把审判工作纳入党的中心工作的大局之中,为加强经济宏观调控服务,为开展反腐败斗争,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努力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实现办案质量,效率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全院自1982年办案以来共受理一审刑事案件1980件,判处有罪人犯1789人,判处五年以上刑罚的重刑面达56%,协助农垦中院执行判处死刑犯49人;受理民事案件19496件;告申审监共收到人民来信298件,接待来访20256人次,受理立案各类案件30000余件;执行执结案件4000余件,执行标的额4000多万元。通过开展审判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了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稳定,依法严惩了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分子,维护了垦区经济秩序,促进了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二)、在工作管理上,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加大审判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司法服务水平。在工作目标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进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1983年至1999年九三农垦法院在农垦法院系统中始终为现金法院(考评前三名)。1999年初九三农垦法院人事制度改革后,本着巩固,完善、创新、发展和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工作路子和积累新经验。院党组自觉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工作,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狠抓工作落实,一手抓建设,不断改善执法条件和法院干警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一手抓审判,坚持严肃执法,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充分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一手抓队伍,深入开展发腐败斗争,大力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法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呈现出全面上水平的态势,在全分局中,被各农场党委和上级党委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的法庭已有原来的8个增加到11个(含办案组),先进率达100%。九三农垦法院自1990年被省高院授予“文明法院标兵”以来,至今继续保持了荣誉称号;尖山人民法庭自1994年被省高院授予“文明法庭标兵”以来,始终保持荣誉;山河法庭、七星泡法庭自1992年被省高院授予“文明法庭”其荣誉保持至今。尖山法庭庭长刘玉秀(1999年病逝)被省高院授予“文明干警荣誉称号后勇攀高峰,1994年被省高院授予文明干警标兵”1997年被省高院荣记“一等功”;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7年九三农垦法院连续两年被农垦中院评为先进法院。建院以来,被省政府、省高院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的达10人;被农垦总局、农垦中院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的204人,与此同时,执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上级法院执法检查,执行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准确率均达到了上级法院的要求。在规范化管理方面也迈出了新步子,审判、干部管理、行政、财务、装备等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日趋完善;执法条件不断改善,“两庭”建设达到了标准化,办公设施达到了现代化。
(三)、在审判业务指导上,坚持开展研究
和强化对下指导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全院的整体工作水平,全院上下紧紧围绕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深入调查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调查审判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新型案件,认真总结适用法律、政策的经验;深入调查研究法院自身改革建设的新路子,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审判和自身建设方面遇到的新问题促进了领导决策,审判工作和法院自身建设水平的提高。院党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还及时召开了审判工作情况通报会,新的法律适用培训班,较好地解决了审判工作中疑难问题。为加强新型疑难案件审判的指导,先后印发了有关审理经济犯罪案件、票据纠纷案件、破产案件及执行工作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下发到各基层法庭及业务庭,增强了监督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党建特色文化传递薪火
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健全完善法院党建工作责任制、开展党内生活、落实向上级法院党组报告党建工作制度进行通报管理,全年召开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开展政治大轮训活动,组织全院干警观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系列专题片,提高全体干警的政治站位,牢牢把握两个“坚决维护”。各项活动法院干警都以饱满的热情参加,用青春、汗水去做好每一次党建活动。
(五)、改革开放中行进的36年的基层法院
1982年建院初期,由于垦区经济形势的原因,新组建法院机关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屋办公,12个基层法庭办公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物资装备少得可怜,当时法院仅有一辆“212”北京办案,必要的办公设备如卷柜、油印机只有10余件(套),而且这些设备陈旧,办公经费、办案经费短缺,远不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法院全体干警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在一届又一届院党组的领导下,一手抓法院审判工作,一手抓法院基础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困境中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在农垦九三管理局和农场的大力支持下,多年来,随着各级党委不断加大对法院、法庭建设的投入,使法院的基础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底法院新2300平方米审判综合大楼投入使用,12基层法庭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法庭建设均达到了标准化。2013年4月,农垦九三管理局将原公安局办公大楼置换成法院办公大楼,现法院综合审判大楼总面积达5700多平方米,局域网于2002年建成使用,2010年,按照上级法院要求,我院将12个法院撤并为6个,从而使人民法庭在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取得新进展。为加强法院基础建设,尽快完成“两庭”建设任务,2010年,总局、分局拨专款加大人民法庭建设,到2010年底,我院所辖6个法庭(含办案组)全部达到了规模化、标准化。
此外我们还给个业务部门装备了“人民法院案件信息管理与司法统计系统”、“法警档案管理系统”、“行政文书档案管理系统”、“法官信息管理系统”、“编制管理系统”、“人员工资管理系统”、“教育管理系统”、“物质管理系统”、“考勤系统”“公务员管理系统”“远程调卷系统”等现代管理系统软件,实现网络信息的共享、交换、组织、分类、传递处理,达到了整体运行,提高效率的目的,现法院干警每人两台电脑,一台内网专用电脑,用于业务信息传递,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等,一台外网电脑,实时查询信息、案例、数据交换等。法院现有健身室、文化室、荣誉室、图书室等休闲区,让干警在工作之余能放松自己。法院现有执行指挥中心,不出办公区就能查全国执行案件进展情况。
36年,法院在变化,不变的是对司法事业的那份真诚;36年,人员也在变化,不变的是寻司法事业的那份热情;
36年,我们正在悄悄的改变,我们现在仍然在司法改革的路上,但是我们坚信,我们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充满信心、充满力量、充满正能量。虽然我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不忘初心,就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