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活动专刊第19期)绥化市法院强化作风问题整改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18-08-30 17:26:13


绥化市法院强化作风问题整改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绥化市法院对突出问题发力,向作风顽疾开刀,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聚焦作风顽疾,加强督查整改 一是全面查摆问题。市法院通过走访企业,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接待信访案件、评查重点案件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定了作风整顿的重点问题60个,其中共性问题15个,个性问题45个。二是集中督查整治。市法院主要领导组成纪律作风督导组,采取查、看、听、评四个方式对基层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立案信访接待、安全保卫、“四零”服务承诺、审判质效、执行攻坚、党建工作、开展“四项活动”等方面进行专项督查整治,督查中发现共性问题19个,个性问题25个,集中整治问题44个,其中立查立改30个、限期整改14个。三是强化通报问责。对明察暗访中发现的问题,下发通报责令各基层法院立即整改,对相关责任人做出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其中警示谈话2人、诫勉谈话1人。坚持对败坏作风、破坏环境的问题“零容忍”,加大查处力度,公开通报全市法院违纪典型案例9件,公开处理违纪干警9人。

  二、开展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法企联动,主动提供服务。市法院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设立与企业家联系电话,随时解答提出的法律问题。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合议庭,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设立“寒地黑土品牌保护工作服务站”,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二是维护大局稳定,审好重点案件。制定了《全市法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暨刑事审判战线教育整顿动员会,组织开展专门业务培训,加强对涉恶案件的研判。活动开展以来,共审理涉恶案件1件、非法集资案件2件,清理涉企执行案件10件,清理涉企积案5件。三是回应群众需求,完善窗口服务。落实省院关于窗口服务的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了《全市法院窗口服务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规范窗口工作人员日常行为;召开了全市法院窗口服务突出问题集中治理推进会,积极开展“四零服务”,努力做到“六个必须”“六个规范”,强化窗口服务功能;总结全市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全市法院诉调对接工作程序,充分发挥诉调对接在方便群众、化解纠纷中的积极作用,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务求作风整顿取得实效。 四是兑现庄严承诺,全力攻坚克难。建立执行局长例会制度,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例会,总结工作、分析问题、逐项推进。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和长期未结案件,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切实加大督办工作力度。强化执行措施,穷尽法律手段,提高案件执结率,在受案同比增长47.66%的情况下,执结率与去年持平,同比多执行3315件。

   三、强化工作措施,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市法院党组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体工作思路,突出作风建设主题,开展“优秀党课评选”“读书心得”“学习心得”“五好党支部”评选等多项活动,把支部作为作风建设的基本单位,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作风整顿工作有序进行。二是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创新学习方式,推出专门党建平台--“绥化法院党建”微信公众号,汇聚党建最新资讯,创新党建交流方式;设立作风整顿专栏,推介作风整顿成果;推出“微学习”“群课堂”“e考场”全面提升干警理论知识素养;开展全市法院“百名人才”大培训活动,举办“红船精神”主题党课,开展“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法院干警怎么想、怎么做、怎么改”大讨论,不断提高广大干警对深化作风整顿认识,增强改进作风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三是不断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制定《全市法院为“都城地”发展战略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府院联动机制推动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修改完善制定审判管理、政务事务管理、队伍管理等三大类管理制度95个,围绕党建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党建责任清单和党组工作、支部建设、督促检查等四大类党建规范化工作制度22个,以制度促进作风整顿工作常态发展。 (据绥化市法院提供信息整理)

文章出处:基层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