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打好决胜执行难这场攻坚战,近日,肇源县法院连续召开党组会议和执行工作推进会议,对照中院会议精神、聚焦第三方评估各项指标,全面梳理当前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针对性地部署开展“二三四”执行模式,切实推进当前和下阶段执行工作。
经执行局、审管办、研究室联合调研发现,目前受理的执行案件中大部分为所辖乡镇的小标的案件,而造成的这些案件执行难的原因主要在于:1、乡镇人口流动比率较大,外出务工的被执行人难以查找。2、财产查控存在困难。大部分小标的涉案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难点在于其本人和可供执行财产难以查找并有效控制。3、部分被执行人法律意识淡漠,逃避、抗拒执行行为多发。4、部分乡镇地处偏远,所需执行时间较长,干警几次扑空,整个案件的执行周期便大幅度延长。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院党组部署执行局开展针对性的“2+3+4”执行模式。
“两轮摸底”——全面梳理执行问题和难点。一手抓案件数据调研,一手抓执行问题梳理。部署执行局“挂图作战”——全面梳理2017年以来的执行案件并分解执行流程9个阶段54个节点。结合辖区地图,详细绘制案件分布情况图,要求按照收结案、实际到位、首执期限等指标清晰标示出不同区域案件的分布、执行情况,并逐区域向党组分析、说明原因。以此作为依据,合理配置警力,向影响结案的重点区域倾斜执行资源,务求攻克难点。
“三重查访”——全面覆盖查人找物。要成功执行,方方面面的信息必须精准。针对小标的案件的被执行人一般具有履行能力,只是“人难找、物难查”进而影响执行质效的情况,要求执行局全面实行“三重查访”,即执行团队在送达文书过程中,通过走访被执行人所在地村委会、近亲属和申请执行人共同的交集圈,实地查找被执行人或其近亲属下落,实地查证其财产的找人方式,争取一次出警,最大限度掌握被执行人精准信息。
“四项强制”——全面提升执行威慑。针对部分被执行人法律意识淡漠,逃避抗拒执行的行为,部署执行局用足用好“拘传、拘留、失信公告、悬赏执行”等强制措施,建立小标的案件强制措施监管档案,对于拒不履行义务且符合司法拘留条件的被执行人,坚决予以拘传、拘留;对经过“三重查访”仍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在其生活区域、工作区域张贴失信公告,经申请人同意的,张贴悬赏执行公告。坚决曝光失信群体,聚合社会舆论力量惩戒失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