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而,随着利益的多元化,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许多失信行为,不仅令群众广为诟病,更成为社会秩序稳定的“挡路石”。
动车上吸烟、飞机上寻衅、逾期履约、欠债不还......你的一次次失信,到底会让你失去什么?如果你还没有正视,请你认真看完本篇文章。
失信行为将带来“履约诚信”的丧失
不仅会让你失去财产、更失去尊严
现代社会,是追求即时交易、安全交易的社会。一次失信行为,将使社会对你的信用评价呈现“断崖式”的下降。
而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就相当于向全社会宣布这个人是不诚信的“老赖”。
据报道,辽宁省鞍山市某散热器公司负责人刘某,近日在申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额增量、银行贷款及政府相关扶助时均被一票否决,同时不少客户纷纷对其信誉度和履约能力提出质疑,取消了订单。
而这一切都源于该企业拒绝履行法院判决的4万元货款退款,被当地法院上了“失信名单”并通报相关部门、媒体。
请看下面的数据
年初以来,肇源县法院依法公布失信人群976人次,限制高消费1181人次,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5件6人,失信名单在各媒体平台累计转发8.5万余次。而据统计,全国法院累计公布失信人群1089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机票1160万人次、限制购买高铁票441万人次;而在税收领域,各级税务机关累计推送联合惩戒信息10.4万户次,共限制6872户取得政府供应土地、限制6869户获得政府性资金支持......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覆盖全面的行政、司法领域。而在互联网时代,失信信息更将会以几何倍数迅速扩散并对失信者生活、生产、交际等各领域产生实际影响。
微信、微博等开放平台,车站、广场等人流密集区,电视新闻,“老赖”专属彩铃......失信名单会在你的周围形成舆论的漩涡——家人、亲属、朋友、领导、客户......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信用”,更是真切的损失与尊严。
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
——失信者的责与罚
目前,全国60多个部门累计签署近40个联合奖惩备忘录,推出联合奖惩措施100多项,覆盖旅游出行、家政服务、工程建设、慈善捐款、金融信贷、政府审批等多个领域。而大数据的集成,汇总全国省市信息上百亿条,为部门协同、联合惩戒创造了条件。
信用是有价值的。并且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体现出越来越大的价值。
从“猜猜我是谁”的电信诈骗,到假医假药、环境污染、碰瓷诈捐......太多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痛点”,根源都指向诚信的缺失。
失信是要付出代价的。并且正随着国家诚信体系的完善而越来越制度化、随着全国法院全面决胜执行难而越来越严厉化。
从限制失信者其乘坐交通工具种类,到限制住宿星级以上宾馆、酒店;从限制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房屋,到限制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从限制旅游、度假到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一项项规则、制度的出台,已经为失 信者筑牢了惩戒的“牢笼”,等到身陷失信的泥潭寸步难行,则悔之晚矣。
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彰。
在此,肇源法院呼吁广大辖区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一定要认真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履约,信用为人。让诚信真正成为肇源人守护心灵的明灯,社会秩序的保障。
同时,我们也正告并敦促那些失信者: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及时履行义务,勿要低估法院全面决胜执行难的决心与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