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7年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发布《黑龙江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20余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新浪网和黑龙江高院官方微博进行了视频直播。这既是省法院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司法宣传月活动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强化产权保护、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改善我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2017年,黑龙江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41件,审结907件,结案率96.4%。其中,在所受理的667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著作权纠纷仍占居首位,达到了278件,占41.7%;商标权纠纷212件,占31.8%;专利权纠纷75件,占11.2%;技术合同、反不正当竞争等其他知识产权民事纠纷102件,占15.3%。针对知识产权审判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全省法院致力于服务龙江振兴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四个保护”,即重点关注和保护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类案件审理,助力经济发展;加强对知名品牌等商业标识类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不正当模仿、傍名牌、搭便车行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适度保护、平衡利益、调判结合为原则妥善审理商业维权类案件,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加大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强化产权保护。
今年以来,省法院按照省委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结合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多种途径优化和改善我省营商环境。一是妥善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建立以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创新运用为导向,以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为指引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既不因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而影响市场创新动力,亦不因知识产权获得过高保护而形成不合理的市场竞争障碍。二是加大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强化产权保护。以诚信原则为指引,对恶意侵权、反复侵权、规模化侵权、侵权行为持续时间长、地域广、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等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确定赔偿数额。由败诉方承担维权成本,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有效遏制和威慑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努力营造不敢侵权、不愿侵权的法律氛围。三是加强对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品牌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我省老字号注册商标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重点,通过判决侵权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依法保护我省地方特色企业,为我省农业产品尤其是绿色产品保护提供有利司法保障。对知名品牌商业标识的保护,体现在限制不正当模仿、傍名牌、搭便车等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为市场主体在商业经营中正确界定自身行为提供指引。四是及时发布全省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统一裁判尺度和标准。省法院坚持案例发布长效机制,每年选取年度典型案例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予以发布,结合我省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注重选取新型、疑难典型案例,归纳案例所体现的司法导向和可以普遍适用的裁判规则,积极发挥典型案例在指导全省知识产权审判中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保障省内知识产权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