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漠河 最北的那个法院

  发布时间:2012-04-09 16:03:17


   如果你手里有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请你把目光聚集在东北的黑龙江,再凝神最北部,在大兴安岭地区,在中俄交界的黑龙江上游,你就会看到一个地名——漠河。我国地理位置最北部的法院——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法院就坐落于此。


   找着北了


   漠河县在晚清时期以盛产黄金闻名于世,淘金业一度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据说最多时有五六万人在这里淘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今淘金受到严格禁止。但是,漠河人求发展的脚步却没有就此停止,他们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地理位置,在“北”字上大做文章,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漠河每年夏至时都要举办“北极光”节,其时游客群至,人声鼎沸,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尽情领略着北部边陲小城特有的美景,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可谓“一床难求、一票难求”。如今,漠河的旅游产业越来越红火,已经是一年四季游人不断,就在记者采访期间,还有来自广西等地的游客前来“找北”。


  “旅游业的发展,法院功不可没。”漠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广林这样说。


  漠河县政府所在地西林吉镇与旅游景点北极村相距88公里,为发展旅游,漠北高速公路于2009年开工建设。


  去年6月末的一天,时针已经指向晚上9点,漠河法院第二审判庭依然灯火通明,原告吴某和被告黑龙江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一同握住法官的手连连道谢,感谢法官为他们化解了矛盾。


  原来,吴某与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因漠北公路建设产生纠纷,诉争标的额100万余元。该案一经受理,原告就提出了财产保全的申请,请求法院冻结漠北公路指挥部拨给被告施工的工程款,并提供了经济担保。


  主审法官审阅原告提交的诉讼材料后,认为原、被告在履行合同期间合同有变更,有些内容约定不明甚至没有约定,纠纷应该是出在记账和结算上,原告诉请的100万余元可能不够准确,如果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依照诉讼保全的有关规定冻结被告账户,势必要影响到漠北公路的建设。于是,主审法官主动到被告的项目经理部了解情况,并建议双方先进行对账,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协商。


  一周后,双方对账结束,原、被告对原告完成的工程量没有异议,但对合同变更后每一阶段施工费用的支付均有争议,工程费用相差30万余元。原告再次请求诉讼保全,并要求对施工费用进行评估。


  原告请求合法,按照法律程序法院应该进行诉讼保全,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可是,法官考虑到,如果进行评估鉴定,势必增加双方的诉累,费时费力。在漠北公路施工的项目经理部较多,施工费用标准是否可参照其他项目经理部?法官为做到对案件心中有数,主动到漠北公路指挥部、漠河县建设局等单位调研。然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5个多小时过去了,双方终于达成分期给付的和解协议。这样既大大缩短了办案时间,又为当事人节约了保全费、鉴定费等费用10万余元。


  去年8月10日,漠河法院北极旅游巡回法庭在北极村挂牌成立,中国最北的旅游巡回法庭自此载入人民法院的史册。


  旅游巡回法庭设立了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接听,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发生纠纷随时可用电话向旅游巡回法庭求助和进行法律咨询。一有纠纷,旅游巡回法庭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到纠纷现场进行协调处理,及时提供司法服务。


  “今年我们准备在北极村成立人民法庭,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漠河法院院长郝心告诉记者。


  服务和保障旅游业发展,这仅仅是漠河法院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坚持能动司法,结合当地情况,在林业资源保护、促进煤炭产业发展等方面同样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地党政部门给予了很高评价。


   立如寒松

 

  漠河法院现有干警编制27人,实有在职干警23人,其中在职法官只有13人。


  “我们的办公室主任身兼六职!”郝心看到记者有些惊讶,告诉记者,政工科长、纪检组长等等加在一起,共六个职务,“都是他一人兼着”。难怪陪同记者采访的该院办公室主任刘长宏一路上电话不断。


  “民二庭庭长裴洪党还兼职民一庭负责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人员编制少,只能如此。”郝心说。


  就是这样一支人数有些“寒酸”的队伍,擎起了法院科学发展的大旗。


   他们紧紧抓住“执法办案是第一要务”这个中心,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在立案环节,坚持快审查、快立案,当日立案率超过90%,立案及时率、准确率全部达到100%。在审判环节,坚持不断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了76%,使办案期限大幅度缩短,案件平均审限19天,审限内结案率达到100%。


  漠河县西林吉镇松苑社区的审判法庭里,一起盗伐林木刑事案件的庭审正在进行,旁听的群众专注地听着。这是去年9月初漠河法院审理案件的一个镜头。


  漠河法院把案件审理放在林场、社区,积极推行阳光审判,以公开促公正。坚持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保证案件质量。去年,该院案件发改率仅为0.4%,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办案质量名列全区法院前列。


  在漠河法院,对“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的诠释体现在一案一事的审判实践中。


  “这是民族兄弟的感谢酒,可以喝点,我给你们开这个口子。”郝心向请示他的裴洪党给了“特批”。


  漠河县有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锡伯等11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


  葛德图是鄂伦春族老汉,一位汉族兄弟借了他几千元钱,一时还不上,老汉告到法院。原来关系挺好、总在一起喝酒的朋友相互指责,你说我欠钱不还不讲信用,我说你不体谅朋友困难不够义气,一时闹得不可开交。事情不大,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民族团结。


  裴洪党接手案件后,把双方召集到一起,多次耐心地进行调解,双方最后达成协议,好朋友又拥抱在一起。最后,葛德图拉着裴洪党的手,决意要喝一杯。这让裴洪党犯了难,按照鄂伦春族习俗,这酒要是不喝就是对人家不尊重,裴洪党只好请示院长,才有了院长郝心的“特批”。


  “我们这个地方民风淳朴,群众法律意识不是很强,不是实在解决不了的事儿,不愿打官司。所以,我们法官在审判工作中要体察、尊重社情民情,才能把工作做好。”郝心这样解释他“特批”的理由。


  北极村有个象征“中国北极点”的棱锥形建筑,记者看到,以该建筑为坐标,地面上刻画了一幅巨形中国地图,其上标注着距北京1568公里,距三亚3913公里等等。“身在北疆,放眼华夏”,记者不由感慨。


  “漠河法院地处偏远,物质条件差些,但精神不能落后,发展不能滞后,我们始终盯着全国先进法院,以此鞭策自己,不断做好工作。你再来我们法院,我们的‘新家’就建成了,办公环境会有相当大的改善。”郝心对漠河法院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兴安岭的连绵山岭中,到处可见高大笔直的樟子松。它橙黄的树干,苍绿的针叶,在寒风白雪中,是那么刚硬俊美。当地人告诉记者,别看樟子松是优质木材,它可一点不娇气,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和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土上都能很好地生长。


  漠河法院,就是一棵茁壮生长着的樟子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