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9时,20余名申请执行人带着三名记者,带着锦旗来到了大庆高新区法院,要感谢为他们执行上百万元案件款的执行干警,并主动邀请记者对执行干警进行采访和报道。
事情还要从2014年说起。当年,为享有被执行人大庆一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房产的优先购买权及一系列优惠待遇,申请人陈某等职工及部分购房人王某等人纷纷向被执行人预交了4万至16万元不等的认购金。按照双方签订合同的约定,被执行人开发的房产应于2015年5月1日前开盘,交款者享有优先签约购买权及优惠措施。但到期后,这些业主发现该楼盘不仅没有开工,还发现开发商早已“跑路”,不见踪影。为此,陈某等认购人向法院起诉,要求该开发商返还认购款及相应利息。
另外,该开发商还拖欠陈某等7名职工长达近一年的工资,他们也纷纷诉至法院,要求被执行人支付所拖欠的职工工资。
经审理后,法院最终支持了职工陈某及认购者王某等人的诉讼请求,判决该开发商给付职工工资及认购款高达上百万元。
陈某等申请人知悉被执行人的老板早已跑到南方,为此判决生效后便立即申请强制执行。
对于涉民生案件,高新区法院开辟了“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对妨害执行的人员和单位,充分利用罚款、拘留、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惩戒方式,促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依法及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信用惩戒,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促使其自动履行义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执行,提高效率。建成了具有被执行人及其财产信息网络查控、执行信息共享、执行公开、执行协调指挥等功能的执行指挥中心,并充分依托网络查控、淘宝拍卖、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等信息化手段,规范执行,提高效率。
鉴于本案属于系列案,且涉及劳动报酬的涉民生案件,故对这起系列案开通了“绿色通道”,立即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调查。经调查,发现其没有可供执行财产,也没有房屋和存款,致使该案执行陷入了僵局。
为打开突破口,该院执行干警又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登记中发现该公司的五个股东出资不实,在设立公司过程中没有按约定出资,为此依法追加了这五个股东为案件被执行人,扩大了负有给付义务的主体。
随后,执行干警便赶赴哈尔滨、杭州等城市,千里追“老赖”,对新增加的五名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查控,扣划一被执行人7.4 万元存款,查封一被执行人在杭州的一处房产。
为使申请人胜诉权得以最大化兑现,该院依法对被查封的房产进行了评估,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淘宝网上进行司法拍卖。在拍卖过程中,经过竞买人28轮的叫价后,最终成交价为255万余元,溢价率高18%,并为当事人节省了高昂的拍卖佣金。除偿还银行抵押债权外,还确保了执行标的全部执行到位。
当23名申请执行人领取执行款支票时,为感谢执行干警千里迢迢执结案件的辛苦,他们还特意找到了辖区《百湖周刊》的三位一线记者,并带着四面锦旗一同来到法院,感谢的同时,还邀请记者为法官点赞和报道,故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