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波,是一名人民陪审员。在我参审的案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参加哈尔滨中院民五庭“知识产权纠纷”庭审活动。人们常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而知识产权纠纷是法制经济最集中的表现。”哈市只有中院有资质审理知识产权纠纷,中院知识产权纠纷案量大,当事人来自四面八方,第一次参加民五庭知识产权纠纷庭审就感觉与别的庭不一样,证据不是几件而是一打,既有书证、又有实物证据还有公证证据。那次庭审都开到晚上5点多,证据还没有证完,我看审判长吴征庭长一点下班的意思也没有,一直到晚7点才把庭开完。吴庭长非常歉意的说,用车送我回家,我问她,是案子特殊开庭开到这么晚吗?吴庭长说案子都排满了,当事人出一次庭也不容易。虽话不多,但能让人体会很多……
知识产权纠纷案子被告有时比较多,有些被告不了解法律,当然就不能很好的按法律经营,但承担责任一时难以接受,审判员杨欣用她那娴熟的法律知识加耐心讲解,当事人心悦诚服。看起来复杂的案子就和平的解决了,当事人向法院送来了感谢信。
知识产权案件纠纷即抽象又让人感到眼花缭乱,一次参加杨宝鑫法官审理一宗图片侵权案,尽管被告做了周密的辩护,在杨法官讯问后被告承认用原告的图片稍加改动,对折合成。庭审后,我茫然问他,法官怎能练出火眼金睛的,他笑着说,这就是专业,慢慢的你就明白了,的确知识产权法律涉及的知识综合因素比较多,让人理解很困难,但常榆德老法官能给你讲明白。民五庭牢牢地把守中院的知识产权大门,同时我作为一名陪审员虽然不是很专业,我要向他们好好学习。知道假药能害死人,同样假冒产品也能把正宗产品整垮简单的道理。庭审中,审判长问陪审员有什么要向当事人发问吗?我就用心的有的放矢,问当事人正宗货多少钱,再问假货多少钱。两者的区别当事人很难自圆其说。法律上陪审员不能准确把握,但事实上也能有自己的判断,为法庭的审判提供依据。
最大的体会是,以前总感觉法官就是神圣、庄严等词紧密相伴。通过陪审更能深刻体会到法官的辛苦,另一面就是耐心、智慧紧密相连的,作为人民陪审员一定要学习这种工作作风,法律是社会的反映。在今后陪审中诚实守信,把百姓及身边人们对法律追求最真实想法和对陪审员的要求融进陪审工作中去,为我国的法治向前发展努力学习和工作。
(作者为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香坊大街办事处司法所人民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