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法院以常规性、保障性、强制性为原则,采取 “固本强基,完善常规监管,挖掘能动,优化组织保障,强化结果,狠抓责任追究”三大举措,牢牢抓住审判管理的主动权,全力提升审判质效。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收案数、结案数、结案率、服判率上升、发改率、案访比下降“四升两降”的良好态势。
鸡西法院一整套制度体系作为支撑,严格审判质效常规性监管,他们变分散式粗放式管理为集中式专业化监管。从整章建制入手,就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效评估、健全执法档案等工作,制定出台、补充修订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院庭长审务过问工作制,审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制,增强了院、庭长履职的核心作用和把关职责,层级管理逐步深化。针对庭审、文书、合议三个专项工作,开展“三评查”,评查对象涵盖全市审执法官,评查方式是每人至少接受1次庭审评查和2份裁判文书评查,抽查合议记录不少于5%,全面调整细化了评查节点,使“三评查”活动真正成为发现问题、提高质量的一个主渠道。变传统式封闭式管理为智能式公开化监管。将信息技术全面引入法院管理和审判领域,中院对原有院局域网进行了改建,启用新的电子网络管理系统,实现立案、分案、审判、执行各环节的所有信息的网上流转,院、庭长网上查询、督办案件进展情况,政务工作实行网上管理,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多个基层法院数字化审判法庭形成规模,满足了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录播直播需要,重要司法活动场所的声音、文字、图像随时记录,自动保存,加强了工作全程监督和管理覆盖。
鸡西法院以优化队伍建设为抓手,坚持练兵考试、集中培训与岗位锻炼相结合,提升干警业务素质。制定了“统一学、固定学、限时专学、定期会考、奖优罚劣”等学习制度,通过开设法官讲坛,下发案例指导,选派法官轮流到信访窗口、一线业务庭锻炼,规范庭审讲评,裁判文书展评,以考促学以赛促学等多种方式,将学习培训覆盖到两级法院法官、领导干部,以及新任基层法院院长,预备法官、新录用人员、司法辅助人员,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干警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不断增强。把法院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优秀司法品格的重要途径,以文化“软实力”,增强司法“硬底气”。出台了“文化建院、文化育人”工作规划,注重文化载体建设,凝练了鸡西法院院训和鸡西法院精神,不断培植广大法官忠诚职业的归属感,干警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为扭转干与不干、干好干坏没说法的局面,实行绩效考评,重视结果应用,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法官,拓展了空间和平台。依据执法档案,建立了两级法院人才梯次培养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建立了后备干部人才库。今年,采取遴选、竞聘等方式,面对市直机关和两级法院选拔了6名工作质效优、管理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中院中层主干线,部门工作起色明显,示范引领作用明显,营造了“想进步、走正路”的勤政氛围。
他们用结果验证质效目标,用追责倒逼质效提升。明确强制性验证标准,“以结果验质效”。这个结果就是看有无信访缠讼案件、有无错案、有无媒体曝光事件、有无纪律作风投诉事件,目的就是要求干警自觉从源头上开始重视质效、提升质效,在结果上要坚决遏制错案、信访、曝光等事件发生。同时,把作风、服务等社会效果因素纳入质效管理范畴,开展了规范司法礼仪、提升司法形象活动,从群众看得见、能体验的司法细节、小事抓起,以和谐司法、文明司法、便民司法,不断满足群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