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通北林区法院:司法救助解纠纷 爱心奉献挽救婚姻

发布时间:2016-04-27 13:59:48



    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执行案引发一方当事人婚姻濒危诉请离婚的连环案,通过通北林区基层法院办案人、双方当事人及亲属的共同努力,随着执行款交付到申请执行人手中,最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李xx申请执行张xx、孟xx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通北林区基层法院于2015年12月14日判决被告张xx赔偿原告李xx7106.09元,被告孟xx赔偿原告李xx8706.09元;二被告互相承担连带责任。判决书生效后,因二被告未主动履行给付义务,原告李xx于2016年1月26日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张xx达成和解协议:同意张xx一次性将自已承担的部分赔偿款付清,申请执行人不再追究其连带责任,张xx按约定即时履行了给付义务。可是当办案法官找到另一被执行人孟xx时却遇到了难题:被执行人孟xx无职业,且是结肠癌患者,先后两次大手术,已经负债累累,再无其他任何可供执行财产。申请执行人李xx又是一位82岁的老人,交通肇事造成的腿伤还未痊愈,尚需后续治疗。

    办案法官了解情况后,决定力促执行和解,确保案件最佳社会效果。遂先从做申请执行人的工作入手。可是申请人的态度十分坚决:“少一分也不行。他赔我的这点钱连医药费都不够。”见此,办案法官多次到申请人家中与其谈心:“钱一花就没了,心情好,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重要”。最后在老人亲属的共同帮助劝说下,赔偿金额从8700余元让到6000元。

    申请执行人做了让步,接着开始做被执行人孟xx的工作,他承诺3天之内把6000元钱送到法院。可是13天过去了,他把给在外地上学孩子的生活费都凑上了,也只有3500元钱。同时,他妻子因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来到法院起诉离婚,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怎么办?办案法官10余次与被执行人的两个叔叔电话沟通,请他们伸出援手,最终没有成功。无奈办案法官又硬着头皮做申请人工作,李xx老人再次让步500元,即便这样还是差2000元。通北林区基层法院院领导了解到案情后,决定启动司法救助措施,退回此案全部诉讼费用、免收执行费,仍不足的1316元,办案法官主动为其先行垫付,使此案得到有效执结。 但被执行人孟xx的离婚案和生活困境引起了办案法院和法官的极大同情,当得知被执行人孟xx家境如此困难竟没有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时,便与林业局领导沟通,争取特事特办。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办案法官陪孟xx多次往来于社区和民政局之间,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办理了低保,也使他的妻子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和法官司法办案的温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及时撤回了离婚诉请,一桩濒危婚姻为此得救。

    案件执行完毕后,双方当事人都给予了法院高度评价。申请执行人李xx说:“虽说我少得了一部分钱,可是通过与法官们的接触,理解了法官们的辛苦,他们的爱心感化了我,也化解了我的心结,让我能开开心心的过好余生的每一天”。被执行人孟xx说:“真没想到法院领导和办案法官能对我一个癌症患者、被执行人给予这样的关爱和付出,不但帮我承担了案件执行款的压力、挽救了我的家庭,还让我鼓足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感谢好心的法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