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历时多年的执行案件,因被执行人还款银行卡众多、部分偿还凭证丢失等多重阻碍,一度陷入僵局。近日,绥北人民法院二龙山人民法庭顺利执行完毕一起“老大难”案件。
朱某与杜某、刘某夫妇系多年老友。2016年,杜某夫妻二人以家庭装修为由,向朱某借款60000元,约定于2017年2月返还借款。借款到期后,朱某多次向杜某、刘某催要,但始终未果。无奈下,2018年,朱某将杜某、刘某诉至法院。经依法审理,判决二被告返还朱某借款60000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杜某、刘某履行了部分给付义务,但仍有部分债务尚未清偿。
2019年,朱某申请强制执行。法官联系到杜某、刘某,经调解,双方在当时达成执行和解,约定以刘某退休工资进行偿还。在此期间,杜某在外地打工,通过汇款的方式偿还了部分债务。直至今年,因杜某、刘某退休工资中已经积存了一部分金额,想一次性把欠款还清,故双方当事人要求核算剩余欠款及利息。但本案因还款时间跨度长,当时的承办法官也在此期间退休,杜某、刘某多年来通过多个不同银行卡陆续还款,部分银行卡已注销,且还款凭证大多遗失,仅能模糊回忆还款时间和大致金额,而朱某对还款数额存在异议,双方各执一词。
“再难也要把账算清,给双方一个公道。”接手案件的法官没有退缩,仔细梳理案件卷宗,逐一核对原始执行依据和已有的还款记录,启动执行恢复程序,法庭干警多次前往银行,调取杜某、刘某所有涉案银行卡的全部流水明细。对照双方陈述的还款时间节点,逐一核实每一笔与案件相关的款项。
调解现场,承办法官将梳理好的流水明细、计算依据一一摆在双方面前,耐心解释每一笔款项的认定逻辑和利息计算方式。看到清晰的证据和严谨的核算过程,原本各执己见的当事人逐渐消除了分歧,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并自动履行完毕。
至此,这起横跨多年、一度陷入困境的执行案件,在新老法官的接力下圆满执结。
“执行工作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哪怕案件再复杂、时间再久远,也要守住司法为民的初心,用细致和耐心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案件圆满解决后,执行法官欣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