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
如我在执下好“先手棋”
“感谢法院,谢谢你们来回的奔波,我终于可以继续种地了”孙某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执行法官手中。
在一起涉及30万元借款合同的执行案件中,申请执行人孙某与被执行人徐某之间因涉农生产资金借贷产生的经济纠纷进入了执行程序。宝泉岭人民法院依法向徐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责令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但徐某一直未履行应尽的义务。当前正值夏耘夏管农忙时期,是农用机械使用的高峰期,在多次敦促徐某履行无效后,执行法官立即行动,将徐某名下的3台农用机械设备查封。在农用机械查封几天后,徐某拨通了执行法官的电话,表示自己愿意履行还款义务,双方最终达成执行和解。
执行工作是实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宝泉岭人民法院始终秉承“如我在执”理念,不断提高执行力度、执行效率,努力将法律文书的权益转化为群众手上的“真金白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法治护航
善意文明打好“关怀牌”
家住宝泉岭的种植户张某和某农产品加工企业是长期合作关系,张某常年向某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高品质农产品。2024年5月,该企业资金链断裂,张某的数十万元粮款迟迟无法兑现。在多次交谈未果后,张某将该企业诉至宝泉岭人民法院。经审理,法院依法判令该企业限期清偿张某的货款及利息,判决生效后,某农产品加工企业迟迟未能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被执行人某农产品加工企业现在还和多个种植户及企业有着合作关系,如果法院强制执行拍卖,不仅会导致某农产品加工企业破产,还会使其因无法继续履行与其他企业合同,继而产生引发多起诉讼的可能。执行法官秉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对企业的生产线予以“活封”,允许其在法院的严格监管下继续投入使用以维持生产;对仓储设施实施“活扣”,在确保不转移、隐匿货物的前提下,让企业能够继续使用,有力地保障了企业在夏耘期间的基本运营。最终,企业按时如数偿还了张某的货款及利息。
宝泉岭人民法院在积极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依法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适时采取“活查封”“活扣押”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院的执行力度、执行速度、执行温度,以智慧的执行方法,执护民生。
法治护航
提质增效奏响“交响曲”
家住宝泉岭的某种植户在某供应商处购买了一批农药和化肥,但某供应商未能按时交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某种植户屡次与某供应商协商要求赔偿损失均无果,遂将供应商诉至宝泉岭人民法院。经审理,法院要求供应商赔偿相应损失,但供应商拒不履行。由于供应商仓库位置较为分散,执行局迅速联合新华人民法庭、共青人民法庭展开跨区域财产调查,仔细核实其库存和资金状况,全力防止供应商转移财产。在执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信息实时共享,紧密配合,最终成功查封了供应商的相关财产,促使其履行赔偿义务,及时挽回了种植
户的损失,保障了夏季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执行局+法庭”模式是宝泉岭人民法院整合执行力量,最快最优实现胜诉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举措。该模式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分布广、行动快的优势,无论是跨区域的财产调查,还是紧急情况下的联合行动,各个法庭都能迅速响应,形成强大合力,将执行触角广泛延伸至一线,真正实现了执行工作的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