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鹤岗春寒料峭,东山区法院执行局接待室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来,他从破旧的塑料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执行申请书,向工作人员投来期盼的目光:“同志,这9000块钱,能帮我要回来吗?”这一幕,成为鹤岗市东山区法院“夕照护航”维权绿色通道暖心服务的生动缩影。
经了解,这位姜大爷已年逾古稀,被执行人某单位拖欠他4.5万元借款,虽签订分期还款协议,但到期的9000元迟迟未付。当干警提出联系其子女协助办理时,老人的话让人心酸:“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我和老伴儿相依为命,生病都是自己扛。”面对老人的困境,执行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从接待咨询到立案完毕,整个过程仅用半天时间完成。
在法院各部门通力协作下,案件进入“加速度”模式。执行团队通过线上查控、线下查控走访等方式,迅速锁定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最终将9000元执行款全额追回。当干警把执行款送到老人手中时,姜大爷颤抖着双手,眼眶湿润:“我以为这钱要打水漂了,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
这并非个例。随着东山区农村年轻人口持续外流,留守老人群体维权难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显示,近三年涉农村留守老人的执行案件中,80%以上存在当事人行动不便、法律知识匮乏等问题。为此,东山区法院专门设立“夕照护航”维权直通绿色通道,推出“三个一”暖心服务:一张专属联系卡,让老人随时能拨通法官电话;一支巡回执行团队,定期下乡开展法律咨询;一套全流程代办机制,执行全过程“保姆式”服务。
除了高效执行,法院还延伸司法服务触角,针对留守老人普遍关心的赡养纠纷、财产继承、防诈骗等问题。在某起赡养纠纷案件中,法官不仅成功调解子女支付赡养费,还主动联系村委会为老人申请生活补助,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如今在东山区的乡间小道上,时常能看到法院干警背着普法资料包,踩着泥泞上门服务的身影。这些温暖的司法实践,不仅维护了留守老人的合法权益,更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绘就了司法为民的动人底色。“让每一位留守老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这是东山区法院“夕照护航”团队的庄严承诺,更是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