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讷河市人民法院立足司法为民宗旨,创新建立执行接待制度,通过规范化、透明化的服务机制破解"执行难"顽疾。该制度以固定接待时间、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监督问责为核心抓手,实现执行工作与群众诉求的高效衔接,为当事人反映诉求提供了高效便利的司法通道。
一是常态化接待机制破解"找法官难"痛点。制度规定每周一至周三开展常态化接待,设置固定接待室并公示值班表,确保当事人随时可联系承办法官。通过"法官+执行员"搭档轮班模式,既发挥法官专业研判能力,又发挥执行员线索核查优势,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配套实施的《接待人员安排表》动态更新机制,有效杜绝了以往"人难见、事难办"的弊端。
二是分层分类处置提升执行质效。建立"三级响应"处理体系:一般性问题当场答复,复杂事项3个工作日内反馈,重大疑难案件启动局务会集体研讨。特别是针对执行异议、司法作风投诉等敏感事项,建立分管院长介入机制,确保问题处理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运行以来,极大方便当事人反映诉求查询案件进展等情况,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是数字化赋能打造阳光执行窗口。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和执行立案大厅挂牌实现接待信息公示,当事人可随时查询值班表、监督电话等信息。由接待干警登记接待情况,形成可追溯的全流程管理闭环。这种"线下接待+线上留痕"的模式,使执行权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四是全链条监督织密廉政风险防控网。通过三项机制筑牢廉洁防线:一是首问责任制倒逼责任落实,二是廉政回访制度主动接受监督,三是应急处置预案防范群体性事件。特别是将司法作风投诉纳入接待范畴,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